龐大的財務與技術障礙繼續困擾18吋(450mm)晶圓發展,IC制造商紛紛將原本充滿雄心壯志的18吋晶圓相關計劃延后,轉向將12吋與8吋晶圓生產效益最大化──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 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晶圓產能到2020年都將延續以12吋晶圓稱霸的態勢。
IC Insights 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晶圓產能到2020年都將延續以12吋晶圓稱霸的態勢。
龐大的財務與技術障礙繼續困擾18吋(450mm)晶圓發展,IC制造商紛紛將原本充滿雄心壯志的18吋晶圓相關計劃延后,轉向將12吋與8吋晶圓生產效益最大化──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 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晶圓產能到2020年都將延續以12吋晶圓稱霸的態勢。
IC
Insights的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12吋晶圓占據全球晶圓產能的63.1%,預測到2020年該比例將增加至68%。至于8吋晶圓在全球晶圓產能中占據的比例,將由2015年的28.3%,在2020年降低至25.3%;不過8吋晶圓產能在未來幾年仍將繼續成長。而6吋(150mm)晶圓產能在預測期間的成長表現相對較平坦。
全球運作中的12吋晶圓廠數量預計到2020年將持續增加,而大多數12吋廠將繼續僅限于生產大量、商品類型的組件,例如DRAM與閃存、影像傳感器、電源管理組件,還有IC尺寸較大、復雜的邏輯與微處理器;而有的晶圓代工廠會結合不同來源的訂單來填滿12吋晶圓廠產能。
IC
Insights指出,在2013年,活躍的量產12吋晶圓廠首度出現數量減少;有少數原本預計2013年開幕的晶圓廠延后到了2014年。此外在2013年,臺灣內存業者茂德科技(ProMOS)有兩座12吋廠關閉。
截至2015年底,全球有95座量產級晶圓廠采用12吋晶圓(世界各地還有不少研發晶圓廠以及少量生產晶圓廠使用12吋晶圓,但并不在IC
Insights統計之列);目前有8座12吋晶圓廠預計在2017年開幕,是繼2014年有9座晶圓廠開幕后的單年最高數量。
IC
Insights預計到2020年底,還會有另外22座12吋晶圓廠開始營運,屆時全球12吋晶圓廠數量總計將達到117座;該機構預期,12吋晶圓廠(量產級)的最高峰數量將會落在125座左右,而8吋晶圓廠的最高峰數量則是210座(截至2015年12月,全球8吋廠數量為148座)。

珠海市中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后序加工的高科技電子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晶圓測試(wafer testing)、晶圓切割Dicing Saw(半切及貼膜全切) 、晶圓研磨減?。╳afer back grinding)、成品測試及tcp/cof/cob封裝等全方位的服務。公司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會員,珠海市軟件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獲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通過ISO 9001:2008和ISO 9001:2015體系認證。中芯的行為準則是“以客戶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以服務求發展!”,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程度和不懈的努力,為客戶提供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為目標。